武警天津總隊某支隊官兵在子牙河天津靜海段搬運沙袋加固堤壩(8月8日攝)。新華社記者 李秉宣 攝
“劉老莊連”“抗洪搶險突擊隊”“模范衛(wèi)生隊”……一面面鮮紅的旗幟高高飄揚在大堤上。
裝沙、扎口、搬運、壘筑……紅旗之下,官兵們揮汗如雨,喊著號子加固河堤。
8日,海河流域大清河、子牙河臺頭段水位持續(xù)上漲。天津市靜海區(qū)臺頭鎮(zhèn)民生村,與洪水僅一堤之隔。
數(shù)公里的河堤,與加固后的大清河圍埝一起,形成了守護民生村等4個村莊的“生命之堤”。
中部戰(zhàn)區(qū)陸軍第82集團軍“鐵軍旅”、第81集團軍某防空旅的兩千余名官兵,正在這段總長8公里多的“生命之堤”上加固堤壩。
“鐵軍旅”是一支傳承了“葉挺獨立團”英雄血脈的部隊。在抵達這次任務點位之前,該旅已經在河北省白溝河任務區(qū)奮戰(zhàn)多日。
武警天津總隊某支隊官兵在子牙河天津靜海段壘筑沙袋加固堤壩(8月8日攝)。新華社記者 李秉宣 攝
他們聞“汛”而來,于7日傍晚抵達天津。受領任務后,千余名官兵沒有休整,于8日5時許登上大堤,開始作業(yè)。
“工作量很大!平均每人要搬運260個沙袋,壘筑4延米的堤壩。”現(xiàn)場指揮員張興民一邊拿著對講機指揮各營連,一邊向記者介紹道。
在該旅“劉老莊連”任務區(qū),戴著“黨員突擊隊”袖標的二級上士孟晗正帶領大家裝沙筑堤。“劉老莊連”連長、指導員及大部分官兵遠赴國外執(zhí)行維和任務,目前全連只剩下不到一半人。
作為一名黨員,作為一名老兵,孟晗主動請纓,帶領戰(zhàn)士們奮戰(zhàn)在抗洪一線。
武警天津總隊某支隊官兵連夜在子牙河天津靜海段搬運沙袋,對沿河堤壩進行加固(8月8日攝)。新華社發(fā)(胡東潤 攝)
“就算只有一個人,我們‘劉老莊連’也要堅決完成任務!”孟晗說。
正午,幾片云暫時遮住驕陽,天氣悶熱。
連續(xù)奮戰(zhàn)近8個小時,“模范衛(wèi)生隊”特診技師、二級上士趙鑫的衣服干了又濕,臉頰和胳膊曬得通紅。
除了擔負全旅的衛(wèi)勤保障任務,趙鑫和連隊其余9名女兵主動請戰(zhàn):挺在一線,裝沙筑堤。
中部戰(zhàn)區(qū)陸軍第82集團軍“鐵軍旅”女兵在大清河天津靜海段裝填沙袋加固堤壩(8月8日攝)。新華社記者 李秉宣 攝
“男兵能干的我們都能干。”趙鑫說。
穿過民生村就是大清河圍埝,這里是守護臺頭鎮(zhèn)的“第一道防線”。圍埝北面的蓄滯洪區(qū)已是一片汪洋。
中部戰(zhàn)區(qū)陸軍第81集團軍某防空旅營長郭納站在堤壩上回頭望。在他身后,民生村的村屋院落幽深靜謐。看了一會兒,郭納擦了把汗,不覺加快了裝填的動作。
在筑堤的隊伍中,一個身穿舊式作訓服和作訓靴的人格外顯眼。
家住天津市河北區(qū)的趙梓智是一名退伍3年的老兵。聽說老部隊要來天津防汛抗洪,他第一時間和連隊取得聯(lián)系,申請加入抗洪隊伍。
中部戰(zhàn)區(qū)陸軍第82集團軍“鐵軍旅”官兵在大清河天津靜海段裝填沙袋加固堤壩(8月8日攝)。新華社發(fā)(楊仕偉 攝)
“不論走到哪,我都是一個兵。守這里,就是守家鄉(xiāng)。”趙梓智說。
從大清河向南驅車5公里,子牙河北岸的筑堤隊伍同樣干得熱火朝天。
武警天津總隊某支隊一中隊中隊長張龍飛和戰(zhàn)友們,用4個小時完成了100多米的堤壩加固任務。
順、壓、擠、蓋,這是張龍飛總結出的筑堤經驗。“用這樣的技巧筑堤,既可以保證堤壩擺成梯型,也可以最大限度提升堤壩強度。”他說。
從高空俯瞰,白色的堤壩和綠色的隊伍,如兩條巨龍攔阻著渾黃的河水。(新華社記者李秉宣、尹思源)
中部戰(zhàn)區(qū)陸軍第82集團軍“鐵軍旅”官兵在大清河天津靜海段加固堤壩(8月8日攝)。新華社發(fā)(楊仕偉 攝)
中部戰(zhàn)區(qū)陸軍第81集團軍某防空旅官兵在大清河天津靜海段裝填沙袋加固大堤(8月8日攝)。新華社發(fā)(陳龍 攝)
在子牙河天津靜海段,武警天津總隊某中隊指導員為任務官兵加油打氣(8月5日攝)。新華社發(fā)(胡東潤 攝)